瑶妹家的汤圆

【你永远不会黯淡消逝 你的大爱永存】 ——浅谈《纳尼亚传奇》结局

前言:《wake》是一首福音歌,歌词基本可以代《纳尼亚传奇》一书中如露西这样的虔诚信徒对创世神阿斯兰的崇拜、敬爱之情,但是由于作品太冷导致我几乎没看到有人剪,自己想剪但是一没时间二水平不自信ww,比较遗憾了。

建议可以将《wake》作为观看此文时的BGM。

预警:本文主要是想谈谈我对《纳尼亚传奇》结局的看法,不公正客观,带有个人情绪。

打个补丁:原著作者格局挺大的,决定是否来到天国的是人们的善行,而不只是宗教上的选择,我就片面说说选择这一方面。

1、我对于《纳尼亚传奇》的结局是相当满意的,甚至于超乎我的想象预料。我的预想里,emmmm童话故事嘛,最终也就是回归现实,保留美好回忆(比如影版《胡桃夹子与四个王国》)。诚然,纳尼亚的国王女王们与阿斯兰每一次分别令大家感到遗憾。但,没办法嘛,毕竟阿斯兰还是要顾及到孩子们是外来者的身份,他们本应该在现实世界有自己的人生,就因为小孩子们的一时依恋(此时像露西这样的坚定信徒还是少数)就真把他们留这里也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当然,更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我推测是纳尼亚主要板块的统治者人选阿斯兰要严格把控,不能让外来世界成熟的大人来统治了。这样的统治者接受的教育、拥有的手段和心机都远远不是纳尼亚本土的原住民所能匹敌的,纵观二战前后的历史,他们给纳尼亚造成的破坏可想而知。所以像四兄妹这样的小学生就刚刚好,单纯,不会有太多的野心。再大就不行了,尤其是即将超出儿童年龄划分标准的彼得和苏珊(标准:0-14岁)。

但每次看到孩子们与阿斯兰的分别时,我心里都会有一个病态且疯狂的幻想:阿斯兰,可不可以满足你的忠实信徒们和你永远在一起的心愿呢?我和露西一样深深热爱并眷恋纳尼亚,深深依恋阿斯兰,不想和阿斯兰分开。不想长大,不想和阿斯兰以及纳尼亚世界永别。阿斯兰明白露西的想法,清楚大家的期盼。但是,祂仍然想考验一下,因为阿斯兰也不确定孩子们是不是一时兴起,成人后就变了(bushi),也就是用近十年的时间来证明你们对我的信仰不变。大概是这样:在从少年转成青年的成人过程中,你们对阿斯兰以及纳尼亚的热爱与渴望仍然超越了对现实世界以及成年后未知生活的憧憬。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在经历了成人过程中的种种现实诱惑后,你们在心底里仍然选择回到纳尼亚,信仰阿斯兰,和阿斯兰在一起的话,在你们命中注定要度的这场火车劫难中,我会带你们去我的国家,满足你们内心疯狂却不敢在明面上宣之于口的心愿:和纳尼亚永远在一起,和信仰的神永远在一起。

附原文

露茜说:“阿斯兰,我们担心你要把我们送走。你好几次都把我们送回我们自己的世界去的。”

“不用担心,”阿斯兰说道,“你们没猜到吗?”

他们的心怦怦直跳,内心里升起了疯狂的希望。

  

疯狂(wild)这个词用的好,用的太好了,根据词意也可译成炽热、狂热、强烈、巨大,甚至可以单就“wild hope”可以延伸出“奢望”。不管译成哪个词,读者都能get到作者刘易斯想向读者表达众人知道他们想要留在纳尼亚的想法实际是自私、禁忌、不切实际的,我从这个词感受到了书中众人深埋心底但此时此刻却无法再掩饰住的渴望(或者可以说成是一种执念)。从我的传统东方思想来看,这是对现实世界牵挂他们的亲人(比如苏珊)不负责任的行为,对于崇尚集体主义的东亚人来说,人怎么可以不顾及家人的牵挂和家族的荣耀,独自享乐,甚至于抛弃他们自杀解脱呢?这种想法显然是信“阿斯兰”信过了头,已经到了抛弃尘世一切羁绊,决定皈依“阿斯兰”门的地步了。然而对于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来说,这里的“疯狂”更倾向于明知不切实际,屡次被拒绝,但心里仍然期望的一种矛盾心理。所谓“弃猫效应”,屡次被拒绝,打击了大家的信心。然而,突然有了一点苗头,大家反而兴奋了起来。“是我一路上猜的那样吗?”“是我期望的那样吗?”结果真的被实现了,那种强烈的满足感难以言表。

阿斯兰不是随便召唤人来到纳尼亚和他的国度的,本来火车出事之后灵魂升上天国不是什么必选项,前往其他国度或者消散也是很正常的。但祂通过考验的结果,看到了大家的决心和忠诚(尤其是露西)。阿斯兰,或者说刘易斯最终决定,满足信徒们的心愿,信“阿斯兰”得永生。结局真的是圆满了,没有遗憾。这个把主角写死的大胆结局超出了我对这个儿童文学作品的预期,简直就是惊喜。我认为遗憾的BE结局反而是所有人都长大各自有了新生活,他们渐渐忘记了纳尼亚(像苏珊那样)。遗忘太可怕了,人的终极死亡就是被所有人遗忘,《魔卡少女樱》的主角小樱在得知没有通过审判考验的后果是所有人都会忘记他们爱的人和事后,几近崩溃。当然,这种情况阿斯兰最后还是会安排他们死后去天国。

2、很多人对《纳尼亚传奇》的结局是失望、不满和意难平的,佩文西三兄妹年纪轻轻(火车出事时最年长的彼得也才22岁,算是青年人),就被刘易斯写死了。最让人难受的是如果是一家人(包括父母)全都整整齐齐地前往了阿斯兰的国家(天国)也就罢了,偏偏就剩下了苏珊一个人。读者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刘易斯,你是不是因为性别偏见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在最后一部针对苏珊?”

实则不然,如果是一般的儿童文学作品,刘易斯没必要写去天国的结局,他会让所有去过纳尼亚的孩子们内心保留对纳尼亚的美好回忆,仅仅是少年时的一段冒险经历,梦醒之后该干嘛干嘛,直到最终去世。比如影版《小飞侠彼得潘》,彼得潘作为梦幻岛主人不能接受非儿童进入他的领地,而阿斯兰作为纳尼亚(不论表里)的真正所有者,自然也有权限筛选祂的真正信众进入祂的天堂乐园。在这个理想国度中,阿斯兰作为绝对的权威(实际在表层纳尼亚他也是整个大陆的实际掌控者),祂的意志统治着这个国度。这里是一个充满和平的牛奶与蜜的国度,动物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一切透露着祥和与友爱。

说来说去,结局究竟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因为作者参考贴合的是《新约·启示录》的最后一章末日审判,末日也叫最后审判日,意味着神即将审判世人(的灵魂),也意味着神之国的降临,美好新时代的开始。泛指死亡或灭亡的日子(用于憎恶的人或事物)。阿斯兰对所有生物去留都进行了审判与安排,神之国自然就是阿斯兰的国度。《启示录》:“约翰写给亚西亚七间教会的信件如下:亲爱的弟兄姊妹:愿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天父上帝和围绕在他宝座前的七灵(也就是七个教坛天使)”,在原著中正好对应除苏珊之外到过纳尼亚的七人组成的“纳尼亚之友”小团体,定期聚会,这么多年来互相之间都有联系。而剔除苏珊凑“7”的想法早在创作这个角色的时候就已经有准备了,所以苏珊在原著里的形象有一个逐步崩坏的过程。

灵魂进入阿斯兰的国度,自然而然恢复了青春,享受了永生不老,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得信阿斯兰。刘易斯并不是因为苏珊的性别歧视她,觉得她不配进天国。相反,刘易斯想要表达的是,他尊重被传教安利后,仍然不买账不信教的自由。四兄妹在纳尼亚的经历其实可以看做聆听一场传教演讲,有像露西这样自始至终的忠实信徒,也有像苏珊这样后来选择世俗化入世的过客。

因为我对苏珊是无感的,一般般,不讨厌也不喜欢(类似的还有尤斯塔斯和吉尔),所以我对苏珊最后没有和大家一起去阿斯兰的国度这样的意难平情节也是无所谓的,她进了也行,不进也行。但我对她的美好品质和最终选择的敬意是真诚的,苏珊是一个充满魅力且优秀负责的女王,她的种种美好品质(比如细心、体贴)与传统厌女的刻板印象是相悖的,电影里甚至还为了荧幕效果为她增添了勇敢表现(说句实话就是拔高美化她的形象),包括感情线(所以让许多电影党误解作者针对她,其实她在原著中就是被动探险,有一幕也刻画了她在阿斯兰假死后转身离开)。她在女王的这个位置上兢兢业业,阿斯兰应该是很满意她的表现的。如果最终选择了对阿斯兰的信仰,阿斯兰绝对是会带上她的。这也是刘易斯回应读者不满时的话,他最终还是想让苏珊进的,想过要出一个番外讲一讲,但是最后也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他还是没有将这个番外写出来。其实按照他信“阿斯兰”得永生的标准,苏珊如果到晚年也没有信阿斯兰,她是不该进的。但是刘易斯仍然没有把话说死,他的内心或许也曾纠结过,懊悔过。这样的安排是不是不好,就因为不信“阿斯兰”就让苏珊和三兄妹分开的做法是不是残忍过了头?

苏珊与小妹露西是一个明显的对照组,苏珊关注自己成长的世界,而露西最关心的只有纳尼亚和狮王阿斯兰(也就是一个信jiao,一个不信)。其他人或许会有一方说服另一方的可能,但这对姐妹是一定会走向不同的结局的。苏珊比较理智,而露西更感性。我对苏珊的无感其实也来源于我本人对高知、理性派同性的恐惧,不太好惹不太好商量的亚子,让我在心理上很不舒服。

之前就有很多细节铺垫了,简单写两个。在《黎明踏浪号》的最后,当阿斯兰说你们今后将再也不会回到纳尼亚了时,露西哭了。她说:“你知道,不是纳尼亚,是你。我们不会再那儿见到你了。今后永远也见不到你,叫我们怎么活啊?”露西是最虔诚最忠诚的信徒,她对自己生命没有阿斯兰这件事是完全无法接受的,结尾即将成年的17岁时也是一样。我们可以看到,露西对于阿斯兰坚定的信念以及依依不舍的感情,那是其他角色所不具备的。而21岁已经是一个青年人的苏珊则刚好相反,她之所以最后被排除在纳尼亚王国之外,其实是因为她自己的选择,她自己选择不成为其一份子,她在结尾21岁时找到了自己作为成年女性的世俗快乐。并不是阿斯兰看轻她,觉得她不适合纳尼亚。她对阿斯兰其实是有一点质疑和警惕的,也就说一开始就没有完全信任。早在阿斯兰复活那里,当众人都沉浸在喜悦中时,只有她又一次向阿斯兰问及这一切的意义。

3、露西她们不忘“初心”,而苏珊却没有留恋过去,而是已经开启自己的新征程。两者我认为没有什么所谓的对错,都是个人选择罢了。

我理解的四王政治架构是:苏珊在四王执政时和哥哥彼得是政权两级(确实好磕),类似于天王天后。而老三爱德蒙是彼得的顾问(相当于丞相),露西太小了所以更多是亲民的精神领袖形象(对外宣传大使)。

除去自身的性格和对纳尼亚阿斯兰的态度之外,我们会发现最大的彼得稳重靠谱,最小的苏珊虔诚忠实,而苏珊和爱德蒙这样处在排行中间的孩子本身却是很容易动摇的。像彼得虽然和苏珊一样只经历了两部,但是做过至尊“皇帝”的经历比较让他难忘,再加上对纳尼亚世界的好感和与弟妹在成年后(18岁)的保持贴近,让他一直没有忘记纳尼亚。爱德蒙和露西还额外经历了黎明破浪号,并且露西七部出场五部,在现实世界通过“纳尼亚之友”和自己的兄弟一直保持联系,某种程度也让彼得兄弟俩在脑海里巩固了对纳尼亚的美好形象,因而直到最后一战都没有改变信仰。

所以“纳尼亚之友”沙龙组织的七人成员就是命中注定的纳尼亚末日“七圣使”,不相信同时也不再对纳尼亚感兴趣(失去童心和信仰)的人在之前不会选择加入,所以自然而然会错过最后的行动,从而最终没有和大家一起去失事的火车站(也就没有死亡),没有被阿斯兰邀请抵达祂的国度。

而对于苏珊来说,让她一个处于读大学年纪的人要对小学时候的冒险经历(谈不上十足的热爱)还有什么怀念是有些奇怪、不合理的。从她没有和家人们一起坐火车可以看出,她最后和整个家族的关系都已经疏远了(成年之后对于父母的动向她都没有再关心了),露西这个小传教士没法通过频繁的日常沟通让她保持“纯真”。

同时这种集体行动大家对于带不带她也没有第一时间告知、商量的想法(临时起意的决定,大家事先没有想到会出意外),她自己也没有主动加入的意思(从大家事后的描述她也没有关心过)。从彼得和尤斯塔斯说起她对众人怀念纳尼亚行为的“困惑”也侧面反映她成年后与兄弟姐妹(含表亲)关系的疏远与分歧。大家一起怀念童年时光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对他们的行为不解,觉得幼稚,大伙儿多多少少也要对这个人不满。就好比你的一个朋友在收到你邀请她加入某某濒危动物拯救社的信函后,表示拒绝(还嘲了一下),那么不仅被拒绝还喷了一鼻子灰的你下一次就不会再触这个霉头(与这个社有关的事情以后就不能和她提了)。在一次紧急的拯救行动发生后,你和社员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想着如何赶赴现场而不是去琢磨要不要带上一个编外人员(并且这个人之前就明里暗里表示过不感兴趣),除非这个行动必须要有她出面或者需要她的帮助。

苏珊没有和大家一起出现在出事火车上其实就是从宿命安排中拒绝了纳尼亚,或者说早在她拒绝加入“纳尼亚之友”,对大家的小沙龙冷嘲开始,她就已经拒绝了纳尼亚。这是偶然也是命运(阿斯兰不能为了让她进再制造一个事故把她弄死吧),原著已经从火车事故的起因开始对她拒绝纳尼亚的故事发展全脉络交代的很清晰了,但是像我一样粗读的原著党、苏珊的角色迷以及电影党没有搞得明白,只看了个结果。

这一切彼得也悟到了,所以他在原著中下了结论:苏珊不再是纳尼亚的朋友(既是字面上的意思,同时也指她没有加入“纳尼亚之友”的事实),某种意义上她也不再是佩文西三兄妹的同行人了。苏珊与大家的关系是按照世俗最常规的血亲关系走的,小时候是兄妹玩伴,成人后转变为偶尔联系但早已各自成家(有了新生活)的亲戚,最后晚年可能彻底断绝联系也有可能出于交情来参加纪念日庆祝活动或者葬礼,接近于朋友,逐步降级。这没什么,很正常,世界上大部分兄弟姐妹关系最后都会这样(正常中间态),极少数变为骨科或者死敌这样的极端态。

整体逻辑是沉迷物质世界,渴望长大(失去童心和信仰)——不再相信纳尼亚的存在——对“纳尼亚之友”表示不解与拒绝——逐渐与其余七人包括父母关系疏远——“纳尼亚之友”的魔戒行动大家没有告知并带上她——缺席最后的一战,没有到阿斯兰的国度(同时也是作者为了凑“7”剔除一人的刻意安排)

而三兄妹不一样,他们的关系在成人后没有降级,和其余四人一样信仰阿斯兰的初心不改。

我注意到《最后一战》有一段是关于吉尔跟尤斯塔斯讨论她对现状的猜测:怀疑两人已经在现实中死去,但神奇的是下一瞬间却很快来到纳尼亚。

  

附原文

吉尔:“我正要说,我但愿我们从未有过。但,我不说,我不说,我不说。即使我们被杀死了也不说这种话。我倒宁可为纳尼亚战斗而牺牲生命,却不愿在家乡变得衰老愚蠢,也许坐在轮椅里转来转去,然后末了儿还是照样死掉。或者被英国火车砸烂了!”

尤斯塔斯:“你为什么说这话呢?”

吉尔:“我以为那是火车,啊,火车发生可怕的震动时——仿佛把我们扔进纳尼亚的那一震,失事的开端。所以,竟发现我们到了这儿,我真是欢天喜地。”

  

这一个小细节其实就为我们展现了“纳尼亚之友”的七位成员一直暗藏内心的真实渴望:回到纳尼亚,永远和纳尼亚(阿斯兰)在一起。他们甚至宁可为纳尼亚战死也不愿在现实世界经历普通人的生老病死,这完全印证我前文对“疯狂的希望”的解读:他们七人都是纳尼亚的死忠信徒,对纳尼亚一直保持着热爱与无限渴望。所以众人在这一路上都在心底暗自揣测和期待,而阿斯兰之前屡次的否定让他们虽然渴望但却被打压的没有信心说出来,在阿斯兰宣布之前大家的状态是既有期待也有忐忑不安的凝重(露西最后做了这个代表)。对这个结局不满的读者群体中如果有人是期待大家在现实里过完普通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结婚生子)再在临终前被召唤回阿斯兰的国度的话(也就是对刘易斯安排七人英年早逝相当不满),我想说很遗憾,书中的七人恰巧不希望这样(不算BE,但并不满意),现实对于他们的吸引力远不如纳尼亚这个奇幻世界,他们甚至对世俗人生是有些反感和排斥的(这与苏珊刚好相反),无时无刻不希望重返纳尼亚。现实世界的时间线恰好来到了处在战后重建期的英国,显然是一个并不美好,不值得七人留恋的世界(甚至有一些颓废和糟糕)。

之后彼得他们对于一起被召唤到马厩后苏珊没有跟过来自然也没有任何意外反应,直到末代国王问及,才沉痛地说了关于苏珊的现状。苏珊不想来,阿斯兰还为了一家人整整齐齐把她召过来,不是热脸贴冷屁股吗?诚然,41年到49年是孩子们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过程八个人都保持初心不变有点不太真实,所以苏珊自然也就成了作者表现真实的例子。刘易斯表示也许有一天她会转变想法,信仰阿斯兰,想和家人们在一起。如果真是这样,纳尼亚会在她生理寿命结束后接她回天国,与大家相聚。倒也不必过于遗憾,这算是开放式结局,作者本人都没有把自己的安排说死。……反复思量确实谈不上遗憾,只是有点小唏嘘,毕竟阿斯兰说过“一日为王,终生为王。”只要苏珊女王愿意回来,纳尼亚的大门永远会为她敞开。

PS:阿斯兰对露西的偏爱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祂的态度(信我者得永生),当然这里面自然也有露西自身的“魅力”加成,这两点组合到一起那自然是极好的。作者赋予了露西很多的品质,她聪明、善良,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比起其他角色来说,露西和狮王阿斯兰的关系也是最紧密的,有人揣测露西的形象也参考了耶稣坚贞忠诚的女门徒——抹大拉的玛利亚(与耶稣之间也有些暧昧情愫)。在很多时候,当露西遇到困难时,就会期望阿斯兰能来到身边帮助她。很多次当阿斯兰出现并且帮助他们的时候,露西都是第一个看到,甚至有时候阿斯兰只让露西一个人知道他的到来。阿斯兰对她的“特别”关照,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了露西很大的鼓励,有助于她战胜恐惧和困难。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吉尔,阿斯兰不是特别喜欢她。可见,仅仅只有信仰这一样不行。不在最风华正茂的年纪把纳尼亚的“朋友们”带到阿斯兰的国度,除苏珊以外的所有CP党们终究会看到作者在结尾交代他们后来如何开启自己的新生活,和谁谁恋爱结婚(比如凯斯宾)…唯独让他们保持青春,永葆童心,对于CP党后续的YY创作才是极其友好的。最后,不论是佩文西家的兄弟、兄妹骨科CP,还是其他人的CP组合,在这个永恒美好的国度,一切皆有可能。

最后附上《wake》的歌词

At break of day

曙光初照

In hope we rise

心中破晓

We speak your name

我们唤主圣名

We lift our eyes

齐向天望

Tune our hearts

将我心跳

To Your beat

与你平齐

Where we walk

所到之处

There You'll be

有你随行

With fire in our eyes

眼中热情满载

Our lives, a light

生命焕发光彩

Your love untamed

你不羁的爱

It's blazing out

如焰火澎湃

The streets will glow

街道中光芒

Forever bright

要永恒绽放

Your glory is breaking through the night

你的荣耀划破漆黑的夜晚

You will never fade away

你永远相伴不离开

Your love is here to stay

你的大爱一直存在

By my side

在我身旁

In my life

照耀一生

Shining through me everyday

闪亮不熄到万代

评论

热度(32)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